第575章 还能再抢救一下(2 / 2)

粮种就是自家留下来的,肥料同样也是自家留下来的粪便,而且数量稀少,不能保证每一块地都能用上。

水的问题基本上算是解决了,虽然不能灌溉,但也能确保不会太缺水。

除草百姓也是足够勤奋的,毕竟这年头不去地里面干活,在家也没事干,总不能天天造人玩吧?

农害的治理这个就比较头疼了,这个年头对于这一点,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解决办法的。

只能每天都去地头转一转,看一看,发现有农害了,就赶紧找到已经被农害侵占的农作物,然后尽快的将其连根拔起。

虽然损失了这些,但也能避免更多的粮食遭殃。

只是这个办法的效率并不是特别高,不能保证会清除干净,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在后世,一亩小麦亩产六七百斤,放在这个年头也是神农级别的人物了。

而在后世,这个产量又意味着什么呢?

说的再简单一些,是个人就能中出这个产量。

犁地之前肥料一撒,打埂,机械化耕种,然后等到时候了灌溉一两次,再接着等着收成就行了。

中间一次地都不用下的那种,但凡稍微能够抽出几天的功夫打理一下的,产量便不会低于九百斤。

若是按照古代的耕种方式去耕种,小麦的话基本可以保证亩产在一千一百斤以上的。

这些王不饿都懂,但是他懂了没用。

关键是没那个能力,经过培育改良的粮种他就没有,做不到抗旱抗涝抗风。

也没有那么多先进的肥料,甚至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成份,针对性的研发适合的肥料。

也做不到可以根据农作物的不同而针对性的研发与之相对应的肥料。

但有些事情还是得去做的。

哪怕现在的大汉已经不缺粮食了,已经可以保证家家户户都不会饿肚子,虽然还不能做到顿顿吃饱吃好,但朝廷还是一直在想办法去提高产量的。

虽然现在整个重心都被经济和军事给影响了,但这并不能说朝廷不重视,只是没有突破口而已。

不大会儿的功夫,刘集被带上了大殿。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大汉殿呢,紧张的浑身直哆嗦。

当然,他是绝对不会说出来,其实自己是被冻的直哆嗦呢。

都说高处不胜寒,现在他算是体会到了,虽然大殿内的温度还算是可以,但是登上台阶的那一刻,温度却让他有些扛不住。

要不是这大半年都在来回奔走,体格还算不错,刘集还真不知道这一趟下来自己能不能抗住了。

“学生刘集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