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七 选贤任能乃千古难题(1 / 2)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462 字 2021-11-10

整体看来,精英士人层级的水平的确不是寒门子弟和黎庶子弟们目前可以比较的。

哪怕他在考核方面多做照顾和侧重,明明白白的给士人设置障碍,依然拦不住士人夺取如此高分,比他的儿子都要优秀。

可见士人就算经过他的残酷打击之后,依然能在他主导的体制下按照他的规则获取地位,而寒门子弟和黎庶子弟多不能与之抗衡。

这就是底蕴的意义。

不过,也就是暂时的。

等到之后,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寒门子弟和黎庶子弟们跟上前进的脚步,士人还是会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中。

失去了特权,失去了传承,失去了一切,士人,也不过是更加聪明一点的读书人罢了。

不值得多么在意。

倒是这次考试涌现出来的这些人才们,他们的功过是非,引起了郭鹏的些许在意。

科举考试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政治眼光,但是在实际操作方面,却没有这样的功能。

而在性格和心理层面,更是难以涉及。

这是考试的短板所在。

只有真正优秀的经验老到的官僚才能从数千数万字当中看出一个人的本性如何,是否能承担大事,而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郭某人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也不准备对科举考试做什么修改。

事实上选贤任能本身就是千古难题。

说刘备善于识人吧,早年那些破事就不说了,比如张飞守徐州之类的。

早年他的确没那么多资本去用人,等后来阔气了,他几乎弃用庞统,几乎杀了蒋琬,又让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

诸葛亮保了庞统,保了蒋琬,却在马谡的事情上栽了跟头。

所以所谓知人善用,也未必就是全貌。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所谓交心,并不能说是多么可靠的交往模式,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再怎么亲密,也很难真正看懂对方。

更不要说是在国家层面上的选贤任能。

考试只能用作筛选,选出努力的,勤奋的,天资聪颖的,但是在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则没有相关的功能。

考试终究是一张卷子,一道试题,一份标准答案,不可能是让一群人尝试着治理一县之地,然后分出个优劣来,那成本太高了。

所以马谡和曹植这一类有明确污点却才华横溢的人就可以在科举考试里大放光彩,拿到高分,走上人生巅峰。

而蒋琬这一类有实际治国理政才能的人却不能在考试上胜过他们。

貌似是有些不公平,不理性,不完美。

但是细细一想,世上又有哪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能比这样公开的科举考试更加公正公平让人有选择呢?

选拔标准若要放大到整个国家的范围之中,最能直观体现的分数就是不二选择,而不是更加抽象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等等。

国家需要一个直观的明确的难以操作的标准来选拔人才,以此降低选材成本,而不能用抽象的更容易操作的标准去选拔人才。

这就像是立贤立长之争一样,到底是立贤好,还是立长好,是个人都会说立贤好。

可是贤这个标准过于笼统,怎么样才算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刘备觉得马谡大话连篇言过其实,不贤。

诸葛亮就觉得马谡能言善辩目光精准,是大贤。

可操作性太强了。

而长这个标准则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立长这个标准一旦确定,上至皇帝下至群臣,谁都不能操作。

至于屡屡出现的长者不贤的现象,只能说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暂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毕竟对于一个巨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