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孙坚性情高傲,颇是怪戾,公子是用何方法,能让他允我们去的阳人?”蒯越向刘琦请教道。
蒯越不知道蔡瑁曾替刘琦给曹操写过一封信,亦不知晓曹操已经暗中给刘琦回信了,也自然是推理不出这一连串的因果论证。
若是蒯越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凭他的智谋,也可轻易的想通这个中之关键。
当下,便见刘琦一五一十,将所有的事情向二人做了一番陈述。
听完之后,便见蔡勋惊讶道:“我兄长何时写过一封这样的书信与曹操?怎就不告知与我?”
刘琦心中暗道:怕是你兄长自己都没想清楚,这封给曹操的信,到底会有多大的效用。
蒯越却是对刘琦:“既是公子已经谋定而动,那吾等便立刻去收拾兵马,翌日起行。”
“辛苦两位了。”
……
次日,荆州军便即刻拔寨起营,向着阳人县的方向进发。
而此时的孙坚已经得到了袁术的书信,要他在阳人县与刘琦会和驻扎,并密切注意刘琦的动向……
袁术还嘱咐,若曹操亦抵达阳人,让孙坚防备,不可让他们二人交往过密。
对于袁术的这封书信,孙坚其实是嗤之以鼻的。
孙坚嗜武好战,纵横南北多年,极会用兵,他生性高傲,不喜与人协同作战,更何况袁术还让他去做监视荆州军的勾当。
吴会之虎,现在袁术居然让他做看门护院之事,孙坚岂能不恼?
但即使再不情愿,袁术下的命令,孙坚也不得不遵从。
倒不是说袁术现在的战力比孙坚高,相反的,孙坚的兵马才是袁术所需依仗的主力。
但孙坚不得不依附于袁术。
孙坚这辈子,屡经大小征战,随朱儁征黄巾,随张温破北宫伯玉,又败长沙区星,威震南北疆场。
但孙坚身上有一个短处,就是他以征伐为功,没有文德。
文德缺失武功过甚的人,在这个士大夫为主导的时代,是很少会被望族所喜的。
这种人不犯错的时候,或许还好,可一旦犯错,就容易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
而孙坚在一年前,就犯下了一个大错。
他杀害了南阳郡守张咨。
董卓在刚上任的时候,为了能够快速的融入士族群体,曾任命了一批名士为各地郡守刺史为其所用,诸如名士韩馥,孔伷,刘岱等人
张咨也是其中之一,他是颍川名士。
在这个时代,想要杀名士,除非是拥有足够的政治资本,或者是在士大夫群体中有足够的威信和威慑力,不然一定会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
历史上的曹操杀名士边让,就是兖州内战的导火索之一(当然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文德缺失武功过甚的孙坚,居然敢对秩俸两千石,同时还享有颍川名士的张咨妄下屠刀……
这种行为在南阳郡和豫州地区,是绝对不能被士族集团所容忍的……他们会集中力量,让孙坚在后方断粮。
那些所谓的望族之士或名士,就碰不得了吗?
当然不是,可以碰,但你得分谁去碰。
望族门阀圈中的人自己互相碰,互相杀,没问题,可以!
大家都是一个圈子儿的人,共同以望族士族的身份按照数百年间遗留下来的规则进行游戏,胜者生存弱者淘汰,合情合理。
但圈外人,或是声望不达标的那些中小豪强,要是也非要参与进来,对不起,那就等于是破坏了游戏规则。
好比20世纪以前的美国,白人杀白人,和黑人杀白人,这潜在的深层次意义能一样么?
为了维护游戏秩序,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