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唐厂长,票房破三亿!(2 / 5)

“再具体一点。”韩三坪隐隐有些兴奋。

江德福也侧耳倾听,这些新鲜玩意,他也是头一次听说。

唐言先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开口:

“其实就是字面意思,明星制是八十年前好莱坞就开始的制度了,一开始好莱坞为了防止演员出名,提高片酬,是不会让演员出现在演职员表里的。

可是后来制片厂发现,观众会为了某部电影里熟悉的面面孔,而为他剩下的作品买票,就主动在演职员表里加入演员的名字,并且开始宣传演员。

到了后来,干脆通过霸王合约,直接让演员重复演某一类角色,比如程龙和李连结只演动作片、功夫片,周星池只演喜剧片,成为一块招牌,让观众一看喜剧片有周星池就买票。

如果某个演员演的某个类型片连续失败,就会被制片厂放弃,不会再有机会了,这是当年的一个缺陷,不过现在制片厂无法控制演员了,行业也不需要这样。

我们现在就缺有号召力的类型片的演员,张翰宇我就打算把他打造成大叔硬汉,还物色了几个演员,只是时机还不到。”

简单来说,就是类型片演员,现在的程龙、李连结、周星池,后来的吴经、肾疼、黄博、徐铮他们。

也恰巧,这些人才是最能抗起票房的。

这不是偶然,而是好莱坞近百年的经验。

捧演员肯定是要捧,演员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节。

但是这个捧,跟影视公司捧自己人,不是一个意思。

比如沈藤,等他长残了,唐言就会捧他,提前扛起喜剧片的大旗。

这是明星制,指的是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而不是空有名气的演员。

后者也就是和我们俗称的“明星”,这和明星制没关系。

大蜜蜜是大明星吧,可她没有什么票房号召力,总不能次次靠凶,跟《孤岛惊魂》那样。

不过,他这段话,却让韩三坪有些费解:“这不就是现在的行业?如果程龙这样有号召力的演员越来越多,观众也认他们,投资商全都找他们,只看明星不看电影质量呢?”

这说的怎么那么耳熟?

唐言回道:“这就涉及到第二点专业化了,电影工业专业化程度决定了行业的普遍水准,哪怕是一部烂片,都烂在一定水平线上。

国内这几年票房越来越高,但是设备、技术、人员等各方面水准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我们不是没有设备,不缺硬件。

但是人员、技术就是上不去,现在大家拍电影,就是各玩各的,全都是家庭小作坊的模式,哪怕大制作都是这样,无法提高行业的制作水平。”

说直白点,专业化是保持底线的,拉高平均水准的,烂也不至于烂到太离谱。

喜剧片的底线要是有《恶棍天使》那种水平,就好了。

可惜,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国内好电影不少,但是很难做到专业化。

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家庭小作坊模式。

哪怕过几年上市了的华艺,就影视制作来说,也就是个大一点的作坊。

张一谋一撮人,冯晓刚一撮人,程大湿一撮人,贾章课一撮人......

百花各自放,互相都很熟但是从没有电影方面的往来。

各自玩各自的,让行业成了一个个小团体,水平参差不齐。

就跟两夫妻各玩各的一样,能生出孩子?

什么京圈、沪圈、西北圈、港圈,圈尼玛呢,一群毒瘤,趁早圈块地各自埋了算了。

制作之后,就是营销了,这一点国内不输好莱坞。

甚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简直是牛逼到爆炸,一个流量明星可以一年365天躺在热搜里。

别说新闻了,就是骑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