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是唱保。
前面提到过,想要参加县试,除了需要五个考生相互互结作保之外,还需要请本县的廪生具保,称为认保。
大致的过程是,考生点名进入中厅大堂接试卷,并且高声唱出自己是哪个廪生作保的,廪生确认之后,会应声唱出,该考生的确是自己作保的,这样,考生就可以入考场考试了。
但是,作保的廪生对考生有疑问时,廪生会立即禀告县官,县官会立即扣下考生,调查此事。
此时,随着搜身完毕,易鹏跟随着其他四个同乡,依次进入大堂接试卷。
当轮到易鹏时,易鹏接过试卷,并高声唱道“廪生冯全保!”
冯全是一个白胡子老头,他看了一眼易鹏,的确是此人,便应和道“此人是廪生冯某所保。”
张县令坐在大堂正中央,他点了点头,衙役便放易鹏进入了考场。
考场内有许多简易多排座位,易鹏按照试卷上所写的编号,对号入座。
当所有考生全部入座之后,衙役拿着考题贴板,在每个考生面前巡回展示。
这考题贴板上面,书写的就是今次县试第一场的考题。
看清楚了考题,考生们开始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编号,姓名,然后开始写作。
第一场为正场,算是县试的重头戏,至关重要,而考察的,也相对比较全面,一共有两道八股文题目。
一般的县试,都是黎明前点名入场,黄昏时交卷收场,大约六个时辰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这六个时辰内,每个考生需要写两篇八股文,这个量,不多不少,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易鹏一看题目,奇了,这两篇八股文的题目,都在刘子固所猜的那二十几道题目之中。
刘子固押题,竟然全中!
我这运气,也忒好了吧。
易鹏按捺下心中的兴奋,他稳住心神,提起毛笔,一笔一划的在试卷上书写着。
原本,除正卷之外,每个考生还领有两张素纸。
素纸相当于现在的草稿纸,用于考生起草文章之用。
此时,在场的所有考生,在看了题目之后,几乎全都在用素纸打着草稿,只有易鹏一人,不假思索的便提笔在正卷上书写了起来。
而且书写的速度极快,仿佛已然胸有成竹。
这两道考题,易鹏全都亲手做过一篇,还和刘举人一起探讨修改过,早已经深深印刻在他脑海里,此时正好一气呵成,把它们全都写出来,哪里需要打什么草稿?
在文章最后,他堆砌了一些道家玄妙思想,使得整篇文章玄之又玄,透着一股高深莫测的味道。
此时大明王朝的文风,就喜欢这个调调,易鹏也不过是入乡随俗罢了。
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易鹏便把两篇八股文做好了。
也就是说,他可以交卷了。
县试不像乡试、会试那么严格,是可以提前交卷的。
易鹏检查了一下卷面,见没有任何问题了,他便举手示意道“大人,小生交卷。”
此言一出,不仅是县令,就连四周的考生都满脸惊奇的看着他。
毕竟,开考才一炷香的时间便交卷的,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罕见了。
张县令和一旁监考的儒学署教官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愕。
此时,衙役已经来到易鹏身旁,把他试卷的名字糊住了,然后呈到了张县令的身前。
张县令拿起试卷,随意一看,他突然惊咦了一声,感觉这个提前交卷的考生,文章写的似乎不错。
顿时,他不由双眼认真的看了下去,而越看,他脸上的笑容越盛,到了最后,甚至情不自禁的捻着胡须,夸赞道“妙,实在是太妙了。特别是这最后一段,玄妙无比,堪称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