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差不多”绝不是追求的教子境界,那与“马马虎虎”有什么区别呢?
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呢?时时盯着孩子,还是事必躬亲?都不是,父母其实做一个差不多好的家长就可以了,这样,既让孩子更好的自然成长,又不至使我们的事业疏漏。一个国外儿童教育专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过,“孩子所处环境的养分合适时,其遗传的潜质就会体现出来。”注意,这句话的关键是“合适”,并不是独一无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很多父母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有时恨不得将自己的全部灌输给孩子。而让父母们担忧的是,孩子如果成绩不是特别突出,或没有特别高兴,就很容易产生内疚感,将这归咎于自己或老师。
其实,孩子只要高高兴兴地成长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事情做到最好。需要的是把事情做得差不多好就行。比如,孩子的家庭作业难以做得非常好,孩子的老师或朋友差不多就可以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差不多好就可以了,等等。
一个叫李祥的孩子,被父母送到一家贵族学校学习。父母的目的是让孩子精益求精,做到最好。李祥每天晚上都被妈妈催着做功课,似乎有做不完的题,读不完的书,常常到很晚。
贵族学校优越的学习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并没有让李祥多么高兴,相反,他还为此闷闷不乐。
父母发现他比较适应有一千多学生的公立学校,于是把他转到当地的一家中学。
出乎意料的是,公立学校环境虽然远远比不上贵族学校,但孩子却说“这里的学生都融洽,学习刻苦。在原来的学校里,人人就像同极磁铁似的相互排斥。而现在,这里的学生很有幽默感,相互帮助,其乐融融。我发觉在这里很快乐,不用老师和家长催促,我要比以前学习努力、自主。”
每个孩子都像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父母不必为其塑上金身或晶莹剔透的珍珠。孩子不是给人看的,他如果没有优异成绩的光华,就会认清自己,懂得珍惜生活,敢于拼搏,勇于承担,去开拓自己的未来。
正是差不多、不完美,孩子才能追求和希翼美好的事物。不要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出类拔萃而闷闷不乐,也不要为自己孩子的优秀而沾沾自喜。人生就像一场足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孩子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1不追求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教育自己孩子时时进取、永不放弃,对人生充满追求。
2学会接受缺陷。耀眼的荣誉光环可能不属于孩子,但孩子只要珍惜生活,追求上进,理智地珍惜环绕自己的爱。那么,父母就能得到别的生命不曾获得的圆满。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