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子钰忙着新政的事儿。”楚王笑了笑,说道:“小王这边儿恰好还有一桩关于新政的事儿,想要与子钰商量。”
贾珩面色诧异了下,似有几许疑惑。
楚王叹了口气,说道:“是恩师,如今的南京礼部尚书,前些时日,高制台下令在苏州府推行新政,清丈田亩,我这位恩师对此颇有一些疑虑。”
贾珩皱了皱眉,沉声道:“袁老大人难道不知,朝廷四条新政乃是国策,关乎我大汉社稷的千秋万代,并且在河南大获成功,他如此为一人之利,罔顾朝廷社稷,可知有负皇恩?”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路南下,为了防止有些人瞩目,他其实并未在河南盘桓,而是一路不停直奔江南。
楚王道:“老师也是身不由己,家大业大,族中读书人不知凡几,供养读书人需要不少粮田,托庇在老师名下,遂至今日。”
贾珩道:“那等这两天,王爷可为中人,我与袁尚书商议商议,如今新政关乎我大汉中兴大业,王爷也知利害,谁也不能从中阻挠,否则堂皇大势之下,一切皆化为齑粉。”
楚王道:“子钰放心,孤省的利害。”
贾珩转而说道:“楚王殿下近来助高总督推行新政,此事,圣上那里也颇多提及。”
楚王闻言,心头大喜,但面上却现出矜持,说道:“这是孤分内之责,倒不敢居功。”
贾珩道:“今年前后两场大战,朝廷国库亏空严重,虽得内务府贴补,宫中俭省度日,但此并非长久之计,国家还是当开源节流,如今新政在河南推行成功,岁增银帑数十万两,如放准之全国,可为国家多增收国帑不知多久,如今圣上就心忧此事。”
楚王点了点头,道:“父皇为大汉社稷,没少殚精竭虑,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是得顾全大局。”
贾珩道:“那等与袁尚书见面之时,再晓之以大义了。”
就在两人叙话之时,外间小厮进来禀告道:“大爷,林老爷来了。”
楚王见此,笑道:“林大人来了,子钰,我随你一同过去迎迎。”
贾珩点了点头,起身相迎。
红楼之挽天倾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