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 强大的苏联啊,你怎么了?(2 / 3)

战机坠毁,并牺牲一位优秀试飞飞行员,中方有些无法接受。

更让所有人不敢面对的是,苏联的发动机,连传感器都出现问题,花费这么大代价引进的技术,还可靠吗?

苏联人无法接受也能理解,给中国的这批发动机是他们自用的,米格29已经装配了几百架。

谢凯没有去理会他们,直接问动力厂厂长廖东风,“廖总,国内传感器能不能取代苏联传感器?难度有多大?”

廖东风诧异,“国产传感器精度还达不到要求……你准备用国产传感器代替苏联传感器?”

谢凯知道廖东风想什么。

国内很多技术人员都认为国产技术比不上苏联。

苏联在某些领域缺陷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苏27战机就反应出很多。

连发动机使用的传感器都出现问题,继续研究下去,估计会发现更多问题。

廖东风也跟苏联人学习过,当年苏联支援国内建设时,聊东风才从学校出来没多久。

汪贵林见廖东风看自己,也支持谢凯。

“既然苏联传感器不行,就只能用自己的。大不了使用寿命短些,更换频率高些。继续使用苏联传感器,造成的损失我们无法承受。”

“解决传感器问题,我们就可以继续生产跟研究。”郑宇成等人都认可了实验结果。

谢凯却并不认为只要更换传感器就能解决所有故障隐患。

“尽可能把所有电子元件换成国产,性能差点无所谓。质量必须可靠……这款战机已经走出国门,一旦出现大规模故障,未来我们再难以拥有市场……”

谢凯没去指责苏联人。

他清楚苏联人电子基础落后,这批发动机并不是苏联人故意坑中国才交付给中国。

在之前苏联人就做了介绍,这批传感器是新研发改进,精度更高,能有效提高战机可操作性。

试飞过程中也发现了。

可谁都没想过,苏联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太差造成……

“或许是苏联缺乏经费,没足够的经费去支撑更多实验而导致……”谢凯叹了口气。

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失灵,让发动机无法接收到来自驾驶舱的命令,在空中重新点火,这是谁都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廖东风见谢凯跟郑宇成等领导没人反对,“国产传感器就是控制精度差点……这几年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进步了不少,某些电子工业领域甚至比苏联好一些……”

“既然这样还等什么,马上处理这些问题,以后从苏联进口的每台发动机全部更换我们的电子元件。”

汪贵林毫不犹豫地吩咐廖东风。

廖东风自然明白汪贵林为什么要这样吩咐。

“其实RD33发动机性能并不怎么先进,正在搞的核心机已经在进入制图阶段,预计明年年中就可以开始样机生产……”

国内核心机那可是向着推重10的大推力涡轮风扇发起挑战。

“涡扇6G进度如何?”谢凯问廖东风,“廖厂长,你们只需要考虑如何搞出来,考虑市场跟订单,是我们的事情。”

廖东风说这话,目的就是为了给东风动力厂的发动机争取更多订单。

谢凯同样想要使用国产发动机,当初上级禁止涡扇6G出口,他们还费了不小的心思。

没搞出来,说个屁。

姜晨阳急忙介绍,“涡扇6G发动机现在正进行地面试车台300小时持续试车,空中试车一直没停,不过这几天超7A坠机后,停了……现在存在的问题依然是使用寿命比较短……造成使用寿命短的主要问题还是材料。国内高温合金无法在长时间高温工作环境中保持稳定性能,尤其开加力时对材料影响更大,根据目前的数据分析,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