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还对这句话心有戚戚,临终前还对儿子重复了一遍,不忠于自己认知和灵性,那是对人一生的否定。
杨博是真的是郁郁而终。
陛下种地这事儿,闹出了不少的乱子,亲事农桑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十年如一日,甚至前年还去岗漠地收了两亩地,深入了解为了口吃的,百姓有多难多苦。
王崇古一直觉得朝廷在一些政策上过分的保守,总是担心天下沸反,以王崇古看来,完全可以大胆一些,就陛下、张居正、戚继光这个铁三角在朝,谁敢造反?不如绕开中间环节,找根绳上吊,直接下地狱。
这个铁三角里的核心是皇帝。
除非皇帝哪天跟李隆基一样,志得意满开始懈怠,甚至胡闹起来,才有可乘之机。
朱翊钧心情很好,他哼着王夭灼谱的小曲,带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回到了京堂,坐在御书房的长桌前,依旧是摇头晃脑,连贱儒的奏疏,朱翊钧都看的顺眼了不少,也没有斥责,而是勉励他们多走走多看看,去实践,而不是空谈。
“忠顺夫人又入京来了,还是运羊毛入京,打算在京师过年了。”冯保提到了三娘子入朝,三娘子是绥远布政使,按理说不入京叙职,就是外官,但三娘子身份比较特殊,是北虏中议和派的代表人物,入京面圣,也算是彼此心安的一种动作,这个动作代表朝政风向。
“安排忠顺夫人觐见吧。”朱翊钧点头说道,他拿起了三娘子的奏疏,认真的看了一遍。
其内容可以总结为:圈养畜牧业,是种植业高度发展的结果。
游牧是畜牧业里,生产效率最低的方式,和定牧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三娘子感谢皇帝天恩浩荡,给草原带去了安定和祥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