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次辅立身之本(3 / 6)

确需要腹地的主力。

“潘季驯不合适,一个绥远都让潘季驯忙的晕头转向了,元辅倒是擅长往手里揽权,揽到手里有什么用呢,潘季驯忙不过来的,你也多少体谅下做事的人。”王崇古精准的找到了潘季驯的痛点,他太忙了。

绥远的事儿真的很多,就一个移风易俗,就够潘季驯张罗很久,驰道、开矿、营造城池营堡,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为什么不让久任?九年为限,过期必然调任,就是为了防止你说的这种现象发生!离了晋党,陕西地面的事儿,就不做了吗?再过些年陕西、山西都姓王得了!”张居正嗤笑一声说道。

王崇古易怒,被张居正戳到了肺管子,立刻面红耳赤了起来,毕竟这廷臣里,当过反贼的就他一个,他立刻站起来大声的说道:“元辅!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张居正含笑不语,当争执不下的时候,张居正就会拿出当年的事儿来说,无往不利,王崇古坐下之后,嘟嘟囔囔的说着北虏猖狂、国势飘摇、人心启疑这类的词,最终还是没有争辩下去。

但是现实问题是潘季驯,又太忙了,一个绥远都够潘季驯忙活的了,再加上陕西甘肃,潘季驯又不是巴依老爷家的驴,不能这么使唤。

万士和笑呵呵的说道:“二位辅臣阁老,要不看看侯于赵?侯于赵好啊,你们看,要履历有履历,要能力有能力,而且和各家各门都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为人耿直,履任陕西,不是正正好吗?”

“辽东暂且离不开他,周良寅还得再看看。”张居正眉头一皱,他对侯于赵没意见,但对于贱儒出身的周良寅,张居正由衷的不信任。

周良寅现在表现极好,但还是多看看为宜。

“要不就沈一贯吧。”万士和倒是没有坚持,他对周良寅也没有多少信心,再看看就再看看,廷臣们看王一鹗看了整整十年。

周良寅再观察几年也不迟。

“也行。”王崇古倒也不反对,只要不落入张党的手里就好。

“那就沈一贯吧,大司空以为呢?”朱翊钧看吵出了结果,才询问汪道昆的意见。

“陛下,飞云号这个螺旋桨,大约八月就能再次海试了,臣相信这次一定能行。”大司空汪道昆立刻大声回答了陛下的提问。

朱翊钧看着汪道昆,面色复杂,工部大司空为了这个螺旋桨,真的是有点寝食难安了,主要是工部被架了起来,不上不下,要么向下,彻底否认这套方案,还以风帆为唯一动力,要么就向上,彻底攻克难关。

朱翊钧看着汪道昆说道:“大司空,有没有一种可能,现在廷议的内容不是飞云号,是陕西总督的人选,都争执不下,决定让沈一贯去。”

“啊?沈一贯?他不适合啊。”汪道昆呆愣了下说道:“沈一贯要忙京城的事儿,他要修路,要拆城门扩建,要埋化粪池,要埋水管,要建热水铺,他走了,这些谁来干?”

“京师是天下首善之地。”

“沈一贯不是大司空举荐的吗?”万士和看着汪道昆,笑呵呵的问道。

陪跑的成了最终人选,是汪道昆如何都没有料想到的局面,汪道昆以为这么重要的职位,和浙党注定无缘,浙党小门小户,怎么可能跟楚党、晋党抗衡?

张居正也不想揽这个权,所以他推荐了潘季驯,而不是王希元,王希元在云南督办滇铜立了大功,若是张居正真的想揽权,就该举荐王希元,他只要保证陕西总督不再落入晋党的手中就是。

张居正对石茂华的晋党身份是不认可的,石茂华根本不参与到晋党那些烂事之中,座师是座师,杨博当初也是忠君体国之人。

而王崇古的确想揽权,把这个位置还留在晋党的手里,可惜张居正不答应,王崇古退而求其次,不落在楚党手里,他就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