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万历维新反对派的大联盟(3 / 6)

忌惮。

“第二股势力就是一群想走又不肯走的蛀虫,他们设立诗社、杂报,走又不肯走,留下又心不甘情不愿,不愿意接受朝廷的政令,这些人就是以沈自邠、雒于仁等一众十四人,制造妖书案,鼓噪风力舆论。”赵梦祐说起了陛下重病时候,雒于仁为首制造妖书案的大权。

为什么想走不肯走?因为没有根基,不是谁都是世代海商,走私商人,他们无法脱离大明,对海外一无所知,但又反对皇帝管的太宽,反对迁徙富户充实京畿,但只要在大明,就在皇权之下,只能这么一边忍受,一边寻找机会。

皇帝病重,机会就来了,赌的就是皇帝一病不起。

“都是意图颠覆大明的逆贼。”朱翊钧给这帮人进行了定性,他们心里压根就没有大明,也没有四方庶民,眼里只有自己一亩三分地的那点收成,朱翊钧摇头说道:“如果极端自由派是吃人的老虎的话,那这些想走不肯走的蛀虫,就是为虎作伥的伥鬼,是极端自由派这杆大旗的侧翼。”

“还有一些人,以反对还田为主的一批乡贤缙绅为主,这些乡贤缙绅,看似没有做什么,但臣在调查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他们的活动,这次买空绥远驰道的大量所谓的散户,就是他们,他们是新政的受害者,废除贱奴籍让他们如鲠在喉。”赵梦祐补充了调查的最后一块短板。

旗帜鲜明的反对大明的新政,要有金主,也要有冲锋陷阵的士大夫,更要有配合行动的大量拥趸。

“万历维新反对派的大联盟。”朱翊钧反而笑了出来,搞清楚敌人是谁之后,那问题就变得清晰了起来。

这个大联盟是没有实体的,若说有,就是元勋群岛那二十六家,其他都是藏在水面下的鱼,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真实存在。

乱臣贼子已经自己跳出来了!极端自由派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伥鬼是一个,对朝廷政令阳奉阴违的乡贤缙绅是一个。

朱翊钧将这三股势力写在了纸上,看了许久才说道:“那个许昭德,送解刳院跟张四维做邻居吧。”

“一群跳梁小丑。”

在赵梦祐的调查中,林辅成、李贽这些自由派,反而被开除了自由籍,被认为是威权崇拜者。

因为林辅成和李贽已经完全悖逆了自由的基本主张。

林辅成、李贽等人曾经成功的掀起了风力舆论,最终促成了废除贱奴籍政令的推行,将人从强人身依附、奴隶的生产关系中解脱出来,难道就不是自由了吗?

在极端自由派眼里,这不是自由,没有了成为奴隶的自由。

朱翊钧发现,当一个概念,脱离了百姓、大多数人的时候,就会变的古怪起来。

缇骑们抓了一个叫赵子宁的人,这个赵子宁被捕,完全是意外,赵子宁是个意见篓子,被抓的时候,正在骂皇帝,而且骂的很凶,批评皇帝仍然是一种禁忌的话题,但赵子宁敢在杂报上公开批评。

骂的内容无外乎老三样,过于暴戾、管的太宽、独断专行,缇骑们以为这人是许昭德的同党,因为此人和许昭德是同乡、同窗,还骂皇帝,制造风力舆论,这不就是同党是什么?

被抓了之后,经过了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赵子宁和许昭德、许家没有直接的、间接的经济来往,一点瓜葛都没有。

“放了吧,骂朕的人多了,朕都斤斤计较,朕这日子也不用过了。”朱翊钧懒得处置赵子宁,是因为这个人的发言,也算是基本遵循事实,不算是诬告,的确暴戾、的确管的很宽、的确独断专横。

“臣遵旨。”赵梦祐知道皇帝的目的,不进行扩大化。

斗争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搞清楚谁是敌人,谁是路人,谁是朋友,显然赵子宁还不属于敌人那一列。

和极端自由派的斗争,是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