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1 / 3)

亘古天阙 普世俗人 274 字 2021-01-19

《黄帝内经》,传闻为轩辕圣帝所著,是华夏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被称为医之始祖。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接受了华夏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生灵看作世界的一部分,天地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

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下,将人与周遭的世界、以及这片宇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且,凌瑀曾经在《藏古神诀》中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通过这篇记载,凌瑀发现华夏先人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者的“道”,而这种原初物质也被称之为“气”。

董秀珍曾经对他说过,轩辕圣帝在撰写《黄帝内经》时,也受到过这种学说的影响,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

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这其实是揭示星辰演化及生灵万物等自然法则。

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

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而且,《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也是息息相关的,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万物产生影响。

在《素问》篇的《宝命全形论》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也就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

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依赖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甚至在一天中,人也会根据天的昼夜而产生阳气的盛衰。

除此之外,《黄帝内经》中阐述的观点还有许多。

比如,生灵万物是阴阳相对的统一体。比如,生灵若想增进寿元,就要做到形神合一。再比如,阴阳五行和人族五脏的协调,以及阴阳二气对天地万物的融合和喜怒哀乐的影响。

在《灵枢·经脉》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若是寻常之人,肯定认为这是生灵的诞生过程。但只有修行中人知道,其实这更是在向人们讲述修者的练气化神之道。

思虑及此,凌瑀对墨羽弦音抱了抱拳,笑着说道:“弦音前辈,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您所说的这篇真解应该源自华夏古籍《黄帝内经》吧?

我祖母是医道圣者,对于这篇真解,我自然通晓一二。”

“凌小友你……哈哈哈,是我愚钝了。轩辕圣帝大人本就是华夏圣者,他的传承自然会留在华夏。”

听到凌瑀的话,墨羽弦音微微一愣,面带惭愧地说道。

看到墨羽弦音的神色,凌瑀心中一动,笑着问道:“弦音前辈,听您的话,似乎您也曾和轩辕圣帝有过交集啊?”

墨羽弦音称轩辕圣帝为大人,显然他对轩辕圣帝很尊敬。

“哦,凌兄弟,实不相瞒,当年轩辕圣帝大人在去往另一片世界的时候,曾经在第一界停留数载,更是对我族有恩。

后来,轩辕圣帝大人踏破虚空,飞向另一片世界,在他老人家临走之时,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