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课 一座默默无声的高峰(1 / 3)

余秋雨

我们前面谈到的三国魏晋时代的人物,在当时就已经比较有名。但是,那个时代的文化最高峰,在当时差不多没人知道,默默无闻。这是一座隐藏了的最高峰,被云遮住了,而且遮了很久。是的,对陶渊明来说,这个云散得实在太慢了。

按照惯例,我还是想先听听大家对陶渊明的印象。

王湘宁

在我的印象中,陶渊明是一个崇尚美、爱好自然、怀有理想主义的人,读了他的《桃花源记》,会觉得他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

余秋雨

喜欢做梦的人很多,但你知道最厉害的做梦人是什么样的吗?那就是把自己的梦变成民族的梦。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上,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陶渊明。那梦,叫桃花源。

王牧笛

我非常喜欢陶渊明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文章非常短,只有一百来字,里面有一句话很有名,“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有学生都特别喜欢。这句话是说我喜欢读书,但是我不太想琢磨它里面具体是什么意思,每当我有一些体会,就很高兴,甚至忘了吃饭。

余秋雨

一钻牛角尖就会把美梦戳破。不求甚解,是一个杰出人物避过文化陷阱的基本策略。

刘璇

他的《饮酒》诗中,有四句我印象很深刻,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说只要你的心情很宁静,无论身处多么喧嚣的世事当中,都像在静谧的山林里一样。这几句诗对熙熙攘攘的现代生活中的我们格外有启发,因为我们不可能再像陶渊明那样回到偏僻的山林里归隐了,只能克服浮躁,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宁静纯洁,回归自然与淳朴。

余秋雨

“心远地自偏”,也就是心能移地,这是一种哲学思考。但陶渊明毕竟是一个高于哲学家的大诗人,因此立即为我们了一个感性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种色彩明亮的大安静。

裘小玉

我喜欢陶渊明的《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里面有陶渊明对生死的观念,他不是不珍惜生,相反他非常珍惜生,所以才不为五斗米折腰。他是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生,对于俗世中的事情顺其自然,不会特别介怀。死在他看来是一种永恒,所以他会说“托体同山阿”,死去以后就和青山同在。

余秋雨

如果把这首诗读成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对他人的抱怨,那就错了。它为人类的死亡下了一个最积极的定义,那就是“托体同山阿”。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死亡定义中,没有一个比得上。

王安安

陶渊明有一个非常显赫的曾祖父,就是陶侃,在东晋的政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陶渊明似乎从来没有从陶侃那里得到过什么好处,也不说自己的曾祖父是谁,但是最后他的名声反而比陶侃大。

余秋雨

炫耀自己出身名门,等于是宣布自己没有出息。

炫耀的人可能不知道,就在他炫耀的片刻,人们正在对比他与家世门庭的巨大差距,从心里轻轻摇头,深深叹息。

好,你们五位都说了,我也加入一份。我在人生的一个关键时刻曾经受到过陶渊明的“加持”。那是在十八年前,我为了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人决定辞去一所高等艺术学院院长职务,却阻碍重重。我说服不了学院里的师生和国家的领导,已经到了犹豫不决的边缘。但是就在这时,头顶上似乎出现了陶渊明《归去来辞》里的呼唤“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呼唤,像一声声催促、一声声责问,一声声鞭策,终于使我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因此,最后在国家接受我辞职的欢送大会上,我特地引用了陶渊明的这首诗。

陶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