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北古口的防务变得轻松简单。
修城,朱翊钧以为会比较简单,但是万万没料到,做起来非常的困难,首先督办的人选,就是选了又选,最后谁提议谁办事的准则,就到了周良寅的手里。
吕调阳和王崇古,倒是想促成此事,钱大明有了,粮大明也有,唯独没有人。
是的,没人。
想要吸纳流民,就要打着分田的旗号,可是那地方,没有田不说,也没有驿路。
从喜峰口到大宁卫再到广宁这条驿路在元时就已经修好,到了洪武年间翻修了一遍,一直到景泰年间,大宁卫的驿路都在修葺,即便是天顺末年,大宁卫丢了,但是这路上还是有行商在行走。
可是从北古口到热河这个地方,没有旧驿路,一个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一个穷的连耕地都没有的地方,怎么吸引流民前往?拉壮丁,征劳役。
但是这和大明眼下民为邦本,善待小民的风力舆论不符,没人敢违背政治正确,冒着天下大不韪,干这种拉壮丁的事儿。
人从哪里来,就成了困难的事儿。
朱翊钧发现,对于大明而言,可耕种的土地,似乎比黄金更有吸引力。
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