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经让南衙缇帅进行了抄家,既然已经立威了,下面就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朱翊钧手里拿着户部的奏疏,他笑着说道:“大司徒少司徒也没什么好办法啊,只能诉诸于官厂团造。”
官厂团造生产足够的机械,让机械的价格低到百姓能够负担的情况下,这种依靠生产工具建立的垄断,才有可能被打破。
户部也没什么好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生产。
比较有趣的是,在绝对自由派的理论中,世间不存在物美价廉的东西,因为调节供需关系的是利润,当一件商品,利润低到了一定地步后,就没人会去做,这样供应减少,利润上升,才会维持生产规模,没有人为干涉,只有充足的利润才能保证生产。
那双看不见的大手,也没什么神秘色彩,就是利润二字,《六韬引谚》中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经是先秦时候的谚语了,并不新鲜,只不过表述略有不同而已。
但大明有一项现实存在的生意,就在打这帮蠢货的嘴脸,那就是六文一斤的煤,哪怕是加了两成黄土的蜂窝煤,依旧以一种廉价的价格,充分满足了大明京堂两百多万百姓的起居生活。
北宋时候,开封府里一斤煤两百文。
薄利多销,也是一种经营手段,而王崇古践行了这个模型的可行性。
奏疏批不完的奏疏,朱翊钧除了休沐之外,就是面对着山一样的奏疏,每一本都要看,即便是中书舍人标记了不重要的问候、内阁贴了空白浮票、司礼监勾稽认为没有看的价值,但皇帝还是勤勉的翻完了每一本奏疏。
“很好很好,现在的奏疏,基本能够遵循四步走去写了,看起来就容易多了。”朱翊钧终于将过年堆积的奏疏全部批阅完了,用力的伸了个懒腰,肯定了群臣们的改变,相比较万历元年,那种长篇累牍,洋洋洒洒数千字,一点正事没有的奏疏,现在的奏疏变得精炼了许多,主要是说事。
万历年间的八股文,是现象、问题、原因、处置办法,这四步走的八股文,是最基本的实事求是,最基本的践履之实,这样的奏疏看起来就没有当初那么累了,不用在屎里掏金,对于朱翊钧而言,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改善了。
怠政是不可能怠政的,那就要在奏疏的规范上,下功夫下力气。
朱翊钧允许朝臣们讲理,解释自己为何要这么做,但是篇幅不要超过千字。
“陛下,德王殿下请陛下忙完了去一趟皇家格物院。”冯保低声说道,陛下喜欢看热闹,也喜欢奇技淫巧,或者说机械。
那个液压机械臂,陛下爱不释手的玩了好多天,皇长子朱常治央求之下,最后才到了皇长子的手里,因为皇家格物院又送到宫里十几个机械臂。
“走去瞧瞧。”朱翊钧一听立刻就来劲儿了,立刻前往了皇家格物院。
小黄门跑得飞快,提前通禀了德王殿下,陛下亲至,而后皇家格物院内外就立刻动了起来,皇叔朱载堉从书房来到了楼下迎接时,雷厉风行的陛下,已经抵达了格物院的藏经楼。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朱载堉赶忙俯首见礼。
“皇叔多礼,朕安,平身。”朱翊钧笑着说道:“皇叔又捣鼓出了什么新奇玩意儿吗?”
“臣没有捣鼓出什么新奇玩意儿,就那些事儿,液压轧印机制造、蒸汽机改良、蒸汽轮机的研发,陛下都是知道的,臣有愧,并没有什么值得拿到陛下面前邀功的进步。”朱载堉一脸汗颜赶忙请罪。
朱翊钧仍旧一脸笑盈盈的说道:“技术进步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朕知道,那皇叔叫朕来,所为何事?是缺银子了吗?冯大伴,叫内帑太监崔敏来。”
就一个蒸汽机,皇家格物院内外所有五经博士吃一辈子闲饭,都值得。
“陛下,臣并不是缺钱了,臣给陛下看样